深圳8岁女孩斩获micro:bit全球青少年挑战活动亚太区冠军
创新提高
4122 人阅读
|
0 人回复
|
深圳8岁女孩斩获micro:bit全球青少年挑战活动亚太区冠军 2020年公布的micro:bit全球青少年挑战活动优胜名单中,来自中国深圳的8岁女孩——岳安琪从上千名参赛选手中脱颖而出,获得了亚太区冠军。她制作的“防鸟撞玻璃”项目凭借“独特的创意、充分的调研、优质的呈现”获得评委会认可。
此次活动中国区初赛获奖由DF创客社区评选,通过初选的参赛者进入micro:bit官方评选;终极获胜者分别在非洲、亚太地区、欧洲、中东、北美、拉丁美洲几个地区评选产生。其中亚太地区的冠军获得者是来自中国深圳的8岁女孩-岳安琪。
以下为她此次获奖项目的介绍:
一、【方案介绍】
项目名称:防鸟撞玻璃
作品主旨:保护生物多样性(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15.5)
项目原理: 本方案包含控制模块、监测模块、警示模块和电源模块共计四个模块:
(1)控制模块:采用micro:bit开发板+micro:mate扩展板的组合;
(2)监测模块:采用超声波测距传感器;
(3)警示模块:采用LED灯带;
(4)电源模块:采用太阳能电池板结合锂电池的组合,日间采用太阳能供电以及给锂电池充电,夜间采用锂电池供电。
二、“防鸟撞玻璃”项目电路图
本方案在运行时,当鸟飞向玻璃并进入感应范围(有效感应距离8米)时,玻璃上的LED灯带会进行持续的闪亮,无论白天和夜晚,都可以对鸟起到警示作用,从而降低鸟撞玻璃的概率和死亡率。
当鸟未进入感应范围时,以及感应到的距离等于零时,玻璃上的LED灯带则保持熄灭状态。
三、灵感来源
我是一名小学三年级的学生,在练习中文书法的字帖上,我看到了一句话:“每年有超过一万只鸟因为撞到窗户上死亡。”这让我既吃惊又不解。通过互联网搜集信息,我进一步了解到,因撞击玻璃而导致鸟类死亡的数量是一个让人意想不到的惊人数字。
根据美国鸟类保护协会(American Bird Conservancy,ABC)官网一篇题为“鸟儿飞向窗户?ABC专家关于鸟类与玻璃碰撞的真相”2019年3月6日的文章中,引用史密森学会(Smithsonian)2014年报告说,因碰撞建筑物的玻璃可能在美国每年杀死3.65亿至10亿只鸟类,中值估计为5.99亿只。随着全球城市化进程的加剧,摩天大楼拔地而起,以及建筑对于玻璃的大量使用,这将导致鸟类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
根据总部位于英国伦敦的国际鸟类联盟(BirdLife International)发布的《2018全球鸟类状况报告》(STATE OF THE WORLD’S BIRDS),在全世界已知的约1.1万种鸟类中,40%的鸟类数量正在减少,平均每8种鸟类中就有一种面临灭绝威胁。
鸟类是大自然生态中重要的物种,鸟类的减少将影响到食物链上下游的生物,进而产生连锁反应,破坏生物的多样性,打破生态平衡。
本方案利用micro:bit及其丰富的传感器等输入/输出设备,提供一个覆盖日间、夜间的防鸟撞玻璃的方案,去保护鸟类,并将想法变成了现实。
四、颁奖后的交流
1、您对本次小朋友获奖有什么感受?
最开始,在DFRobot社区看到了do your:bit活动信息后的想法,是想通过参加活动来提高孩子对编程的兴趣。因为我了解到美国、英国等国家近几年在大力推行少儿编程教育,深知未来掌握编程技能以及具备编程思维的重要性,希望通过学习编程,提高孩子这方面的能力,并没有预想到能获奖。
对于孩子能获得亚太区冠军这样的殊荣,我也清楚一方面作品有独特性和创新性,另一方面也很幸运。希望以此为起点,让孩子能对编程更有兴趣,更加坚持的去学习,去发现和观察,通过动手实践,提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孩子对本次获奖的反应是怎样?
这是孩子第一次参加编程活动,孩子非常惊喜,当收到英国发来的邮件、得知获得亚太区冠军时,我们和孩子都不敢相信这是真的,非常的出乎意料。不过由于疫情的原因,主办方非常遗憾的告知取消了原定前往伦敦参加颁奖典礼的计划,孩子有些失落,但整体还是感到非常开心,也受到了巨大的鼓舞。
3、您在日常生活中是如何教导小朋友的?
日常生活中,我会跟孩子一起做科学实验,激发孩子的好奇心。鼓励孩子“无中生有”,去发现生活中存在什么不合理或值得改进的地方,去思考更好的解决方法,并尝试去动手创作。我能看到孩子在思考的过程中,打开了丰富的想象力。
你准备好了吗?期待你的创新作品!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