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2024年全国师生信息素养提升实践活动(第二十五届学生活动)解读

电教馆信息素养提升 电教馆信息素养提升 605 人阅读 | 0 人回复

发表于 2024-1-2 10:48: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24年全国师生信息素养提升实践活动(第二十五届学生活动)解读
一、活动背景
全国师生信息素养提升实践活动(第二十五届学生活动)坚持以 “实践、探索、创新”为主题,以与时俱进的活动项目为核心,通过 丰富多样的组织形式,坚持把立德树人和“五育”并举贯彻落实到活 动内容中,引导师生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助力信息素养提升。全国活动以交流展示的形式开展。省内各级活动可以根据实际情 况采取灵活多样的组织形式。
二、人员范围
全国小学、初中、高中(含中职)在校学生。
三、活动内容
数字创作、计算思维、科创实践三大类。
四、数字创作类有关要求
数字创作类是使用数字化资源和工具,设计、制作完成数字化创 新作品。
001.png
3D 创意设计
使用各类计算机三维设计软件设计,并利用如 3D 打印、激光切割等数字化制造技术完成实物作品创作。鼓励思考、发现在日常生活中有待改善的地方,提出创新解决方案。要求编写设计说明文档,进行三维建模、实物创作,并制作相关功能演示视频。提交文件包括:设计说明文档,源文件,演示视频(建议格式为MP4),作品缩略图及实物照片。提交文件总大小建议不超过 100MB。
四、计算思维类有关要求
计算思维类是使用常用程序设计语言(C/C++、C#、Java、Python、PHP 等)、图形化编程工具等创作完成软件作品,实现某些特定功能或解决某种需求。软件作品可以是运行在单台计算机的软件、面向互联网的应用服务、面向移动互联网的 APP 应用等
002.png

1.创新开发
以创新为导向,在考虑使用场景及应用的基础上进行作品创作,注重解决实际问题,体现作品对变革学习生活方式、提高工作效益的促进作用。作品呈现可以是管理信息系统、互联网服务、工具类应用等。鼓励将人工智能、物联网、数据分析等新技术恰当地运用于作品创作中。
2.创意编程
作品呈现可以是结合实际的系统工具、趣味益智游戏、辅助学习的创意工具等,注意突出程序结构和算法,体现计算思维能力。内容需紧密结合作者的学习生活,充分发挥想象力,积极向上。
(三)提交材料
1.作品成果以及运行所需的环境软件;
2.软件设计、操作使用说明、系统初始或内置账号信息等文档;
3.软件功能演示讲解视频文件,以及用于补充说明的配套材料等。建议文件大小不超过 700MB。运行在单台计算机的软件作品需译成可执行程序,原则上应配有相应的安装和卸载程序,应能稳定流畅的实现安装、运行和卸载。如不能生成可执行程序,应提供软件源代码、运行环境说明文档以及使用指南等。面向互联网的应用服务,或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方向的
程序作品,需提供部署所需的程序、部署环境软件和部署指南。应充分考虑部署实施的简易性,必要时可考虑在提供作品的基础上,增加提供作品部署后的虚拟机镜像,或结合公有云提供测试服务。面向移动互联网的 APP 应用需编译发行为可安装程序,明确注明作品所需要的系统环境和硬件需求。对于不能提供安装程序的作品,应提供软件源程序,必要时可提供 APP 在应用商城的下载渠道。
五、科创实践类有关要求
(一)项目设置
003.png
项目名称 组别
创意智造
小学组(四年级及以上)、初中组、高中组(含中职) 优创未来智能博物智能机器人 小学组、初中组、高中组(含中职)
(二)项目界定
1.创意智造
参与者在电脑辅助下进行设计和创作,可使用各类计算机三维设计软件、3D 打印、激光切割等,结合开源硬件、物联网等技术,围绕拟定的主题进行功能和结构设计,制作出体现创客文化和多学科综合应用的作品,并进行交流展示。项目旨在锻炼学生观察生活和问题解决的能力,突出创新、创意和动手实践,不鼓励依赖高端器材或堆积器材数量。通过合理的结构设计、科学的元器件使用、恰当的技术运用、有效的功能实现,完成作品创作,如趣味电子装置、互动多媒体、智能场景模型、具有灵活结构驱动或控制的智能机器等。作品创作着重体现创新意识。
2.优创未来
参与者通过简单的人工智能应用模块搭建、设计,初步实现人工智能创意应用方案,并进行交流展示。项目旨在让学生努力发现生活中可以借助人工智能技术提升品质的问题点,创新的思考解决方式,突出人工智能的功能特点,通过方案设计、硬件搭建、编写程序、软件调试等,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目标,借助自然语言交互、图像识别、大数据分析等方式,初步实现团队的人工智能创意应用方案。
3.智能博物
参与者通过教育部教育技术与资源发展中心(中央电化教育馆)人工智能课程的学习及深入思考,结合人工智能技术原理,通过计算机编程和手工搭建,智造机器人进行交流展示。项目旨在学生掌握人工智能基本技术原理和编程能力的基础上,突出观察生活和创新,激发学生鉴赏力、创造力和应用能力。鼓励突出人工智能属性,如使用图像识别、语音识别、自然语言处理等技术,通过机器学习等手段,实现相关智能感知,执行规定任务和实现预设功能。学生设计并实现一款具备能听会说、能看会认、能理解会思考的智能系统,创作中强调人工智能技术应用的合理性、丰富性和创新性。
4.智能机器人
双足人形机器人或多足仿生类机器人、轮式或履带式行走机器人、可编程控制的空中飞行器(飞行机器人)均可参与本项目。参与者在任务完成过程中学习智能机器人整体结构及其控制器、驱动器、传感器的相关知识以及编程方法,综合应用智能机器人技术来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并进行交流展示。项目旨在让学生更多地了解、掌握各类智能机器人尤其是国内自主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在工农业生产和科学研究中发挥重大作用的智能机器人的基础原理及它们的设计制造知识。
比赛咨询:谈老师 电话:13358378906(微信同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