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是在学生心尖上跳舞的人 孩子的心敏感而又脆弱。为人师长的一点点粗糙,可能就会深深地伤害一个孩子。这样一种伤害的可怕之处在于,被伤害的人往往难以清晰地表达,因为这似乎只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情,也不值得去控诉些什么。但事实却是,这样一件很微不足道的小事,让一个孩子经过了20多年依然无法释怀。那天我和同事们分享说,为人师长应该拥有极致的慈悲与细腻,整个会场都充满着沉静。
每当回想起这个时刻,我都会觉得,作为一个老师,真的需要极度的慈悲和包容,需要特别细腻地体察每一个孩子的心灵感受。否则,我们不但不会积攒功德,还会留下很多遗憾。
国学课的一次提问 故事发生在一节国学课上。我讲到《孝经》里面的一段话:“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让同学试着翻译成白话文,我刻意挑选了一个男生帮我翻译这段话的前半段,因为这个男孩曾有伤害自己身体来缓解压力的举动。很多同事对男孩一筹莫展,因为这样的行为干预起来有些困难,分寸不好拿捏,大家能做的大都是用心陪伴、静观其变而已。
我也并不指望这件事情能带来多大的改变,只是觉得这或许是个教育的契机。当时这个孩子翻译得很顺畅。他说:“我们身体发肤来自于父母,不能伤害,这就是孝顺的开始。”我也只是简单地说了句,翻译的不错,然后就接着讲课了。
但是过了几天,孩子的妈妈给我发了一段很长的微信,提及孩子主动和她进行的一次交流。孩子说,他意识到自己犯了一个错误。他和妈妈讲述了课堂上的这次提问,他说:“我对自己身体最大的保全,就是现在我所能做的对您最大的孝顺。”他还引用了我讲过的《论语》里的另外一段话来证明同一个观点: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
这个孩子的领悟超出了我的预期,让我很诧异。现在的我对国学课,以及传统文化的信心,有很大一部分来自于这个孩子带给我的震撼。
日常与仪式 在校园里,人与人的情感无处不在,甚至是弥漫在校园中,表现在最寻常的生活之中。但是当我们设计了一个庄重而严肃的仪式,我们就创造了一个充满着力量的场。这样的场会裹挟着每个人进入一种情感状态,去唤醒每个参与者内心深处的情感,形成强大的情感共鸣。于是,很多的震撼就产生了。
我们的内心有很多自己未必觉察的隐秘的角落,藏着很多我们以为我们忘记了的事情。这些事一旦被觉察,被提取,我们的内心就会有很多的震撼,就如同我同事的那段表达。每个人都会有一些常态的隐藏,这种隐藏有时候是出于对师长的尊重,中国人大都有为尊者讳的习惯。或者是一种自我保护机制,隐藏了很多看似很小,但事实上对我们伤害很大的事情,我们从不愿轻易去表达这些事情。然而,当我们创设了一个开放的、安全的表达环境时,事情就会有变化,人在放松的状态下,就可能会不自觉地表达出隐藏在内心深处的很多东西。 这样的表达是一种倾诉,或许也是一种释放。
习以为常的惯性与突如其来的警醒 大多数时候,我们都生活在一种习以为常的惯性当中,事情客观就是这个样子,大家主观上也都能够接受,于是一个常态形成了。但是在某个特殊时刻,常态被打破了,事情就会发生一些变化。如同我在课堂上借助课堂内容面对孩子的直接表态,这样的表态带给孩子不一样的冲击,也带去一份警醒。在常态环境下,大家对类似事情的表态都比较隐晦,而且小心翼翼。然而在那样的场合,借着课堂的掩护,又很直白做了表达,可能就会带给孩子不一样的警醒。
首先,我们无意中制造了反差:日常与仪式的反差;常态隐藏与开放表达的反差;习以为常的惯性与突如其来的警醒的反差。反差会营造出不一样的情感强度。如同孔子所云:“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此处的“愤”不是愤怒,而是苦苦思索没有答案,“悱”是有所得却不知道该如何表达。这样的困顿中,如果有人启发,那么就如同在黑暗中待久的人,看见光明那一刹那的感受,会有茅塞顿开之感。
其次,这些反差与冲突大都直击人的心灵。王阳明先生四句教有云:“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我们的心在本体的时候是非常虚静的,是一个无善无恶的“本源”;但是当我们的心动产生意念的时候,意念便有了善恶之别,甚至是大善和大恶。但是我们的良知又分明能够觉察和判断是非善恶,于是便有了了为善去恶的格物的过程。
认真结合四句教去反思前面的三个故事中的反差,我们会发现,这些反差之所以能够带给我们强烈的心灵的震撼,是因为借助反差,我们清醒地认识到了心灵深处的善恶。感受到善,会产生了很强烈的发自内心的崇高感、喜悦与怡然自得;如果感受到恶,就会产生一种惊恐羞愧,或者一种要调整的勇气等等。这种直击心灵的反差,才是让我们铭记一生的重要原因。
最后,我们可以回答最初提出的那个问题了——如何去设计一个能够让教育人铭记一生的“瞬间时刻”?设计原则是:需要制造直击心灵的反差与冲突。
希望去反思这些美好的瞬间,有意识地设计这些美好的瞬间,和学生一起、和社会一起,享受教育带给人心灵的冲击和温暖。彼此温暖,彼此成全。
|